关于人免疫球蛋白的那些事儿

长期以来,一直有人认为白蛋白、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是营养药,防治百病、增强体质、有益无害。这种错误的认识可能来源于“感染的危重病人,用了免疫球蛋白后可能有显著的好转”。可事实上,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作用有限,安全风险依然存在。

1.什么是免疫球蛋白?

免疫球蛋白俗称“丙球”,是一种“抗体”。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各种病毒、细菌的侵袭,这些东西可以看成是“抗原”,刺激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,在疾病康复后我们体内会产生抗体,这种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。这些抗体(主要是IgG)下次再遇到这些抗原时,可以直接中和毒素,杀死细菌和病毒。

那么,这些抗体(免疫球蛋白)是从哪里来呢?

有两个渠道:①自己身体平时“打怪、升级过程”中积累的;②其他健康人“奉献”,也就是输注别人的免疫球蛋白。

2.免疫球蛋白是怎么制备的?

首先,招募成千上万的健康献血者(在这里,也捎带着呼吁每个健康者踊跃参加义务献血,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)。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,检测献血者的转氨酶、胆红素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、艾滋病抗体、HCV抗体及梅毒抗体,确保献血者是健康的。

然后,在生产时,复测每一份血浆,病原标志物检测阴性者才能用于血液制品生产。从上千份血浆中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,获得少量的免疫球蛋白(主要是IgG抗体)制品。这里强调规定的生产工艺,是因为此生产工艺中还包含着有效去除和灭活病毒方法。

3.输注免疫球蛋白可不可以增强抵抗力?

必须明确的一点是:免疫功能并不是越强越好。很多自身免疫疾病就是因为免疫功能过强所致的。免疫球蛋白确实具有中和毒素和直接杀灭特定病原微生物(如病毒)的功能,但是要知道:(1)健康人体内本身就有这种免疫球蛋白,无需借助“别人的抗体”,因为这种借用充满了风险;(2)免疫球蛋白对付病毒、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用,所以在重症感染患者,或者新生儿等体内免疫球蛋白缺乏的人群中,使用才有效;(3)有些免疫球蛋白是专一性的,比如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、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、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,都是针对特定的乙肝病毒感染、狂犬病毒感染、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治疗,普通人输注了没有任何获益;(4)最重要的是:免疫球蛋白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:遇强则弱,遇弱则强。如果您免疫功能正常,输注了免疫球蛋白也不能增强您的免疫功能。所以,不要指望通过输注免疫球蛋白来提升自己的免疫力。

4.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哪些患者?

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、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刺激人体产生的IgG抗体,与抗原相互作用可以直接中和毒素与杀死细菌和病毒。另外,免疫球蛋白通过复杂的免疫网络,产生免疫调节作用,能迅速提高患者血液中的IgG水平,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。因此,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就是输注了别人的免疫活性物质,具有防治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作用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治疗:(1)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,如重症感染、新生儿败血症等;(2)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儿童川崎病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。

5.人免疫球蛋白类制品有什么安全隐患?

人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血液制品也存在风险,例如:

(1)检验要求的“窗口期问题”:从感染到发病,再到血液中上述标志物出现阳性,是需要一段时间的,少则几天,多则几个月。如:一个献血者昨天感染了丙肝,今天献血,HCV的抗体不可能立即阳性,无法被检测出来,这就会造成HCV感染者的血浆进入到了血浆原料中。即使感染了一段时间,但如果仅仅只产生少量抗体,因为检测限度和能力的问题,也可能无法检测到;

(2)未严格按照核准的生产工艺生产,包括原料血浆的质控、有效去除和灭活病毒的过程,都可能造成最终血液制品存在感染风险;

(3)未知病原微生物的存在。我们现在检测的艾滋病抗体,在没有发现这个疾病前,一直是不检测的,但是不检测并不代表了它不存在,最惨痛的案例就是河南某县献血导致的交叉感染。所以,因为认知水平的原因,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病原微生物,我们没有检测;

(4)输注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异体蛋白,可能造成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。

所以,和输血一样,血液制品也是存在安全风险的,不能滥用。

THE END